专利名称:主动式外墙保温降温体系
申请号:2018213533794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实用新型
关键词:建筑材料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4/08/05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外墙保温降温体系,包括基础墙体、粘结层、保温层、加热或冷却层、外饰层、加热或冷却盘管、共用供回水立管,加热或冷却层位于外饰层和保温层之间,外饰层和加热或冷却层用轻钢龙骨固定在基础墙体上,保温层用粘结层粘结固定在基础墙体上,加热或冷却层上的加热或冷却盘管与共用供回水立管连接,直接利用浅层地热、地热水尾水、供暖回水或其它低温热水等超低品位能源,对建筑外墙实施冬季加热保温和夏季冷却降温。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将加热或冷却盘管与建筑物外墙有机结合,能直接利用低品位能源降低10-50%的外墙能耗,有益于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可广泛用于各类建筑的外墙保温系统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接线盒主动降温光伏电池组件
申请号:2018209246180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实用新型
关键词:太阳能 接线盒 组件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4/07/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线盒主动降温光伏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拼装架、光伏电池块、低温接线盒、循环冷却管、负载导线;所述电池拼装架上安装有光伏电池块,电池拼装架背面固定有低温接线盒,低温接线盒顶面设置有出液管,低温接线盒侧面设置有正极线盒负载导线孔、负极线盒负载导线孔、进液管,正极线盒负载导线孔、负极线盒负载导线孔、进液管自上而下排列;所述循环冷却管固定在电池拼装架背面,循环冷却管两端分别连接到进液管、出液管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温度低、散出电池接线盒工作热量,保持光伏电池组件低温转换效率高的特点。
专利名称:一种可控硅调光主动泄放控制电路
申请号:2018221364637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实用新型
关键词:电子 硅 港口 电路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4/04/23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控硅调光主动泄放控制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用于检测可控硅导通时母线电压上/下降沿以输出微分信号的边沿检测电路单元、用于将微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整形及模数转换电路单元、用于根据数字信号产生相应泄放电路所需时序和幅度控制信号的数字控制电路单元、用于根据时序和幅度控制信号在相应的时间选择相应的控制电平信号的数模转换电路单元及用于输出受控制电平信号控制的主动泄放电流信号的V-I转换及主动泄放电路单元,边沿检测电路单元、V-I转换及主动泄放电路单元均与整流后的母线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数模混合电路控制泄放电流的时间和幅度,不需要RC边沿检测线路产生锁定电流和锁定过渡时间,提高系统集成化程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壁面滚动式叶片
申请号:2021107576939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发明
关键词: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4/01/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动射流结构的壁面滚动式叶片,包括翼型本体,翼型本体内沿展长方向开设有由吸力面凹入翼型本体内的主动射流腔,主动射流腔位于吸力面上的开口即为射流出口,主动射流腔沿展长方向布置有贯穿翼型本体其中一侧翼端的射流入口,射流入口与主动射流源相连通;所述主动射流腔内凸设有位于射流入口以及射流出口之间的用于延长流体流动路径的整流梢,沿流体流向,主动射流腔内的过流面积逐渐减小;本发明减小了射流出口上游的涡区面积,使得射流出口下游的涡区下移,抑制了翼型吸力面流动分离的能力,使得分离点更靠近翼型的尾缘,相较于于普通主动射流结构具有更大的负压区域,防止空蚀现象的产生,显著提高了翼型的升力系数。
专利名称:一种间歇式回退主动经轴恒张力机构
申请号:2020110494677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发明
关键词: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3/10/1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歇式回退主动经轴恒张力机构,包括经轴、主动轮、从动轮和间歇性回退机构,所述经轴一端设置有从动轮和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经轴同轴固定,从动轮与主动轮可脱离式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间歇性回退机构,主动轮用于在经轴的驱动下正向转动,从动轮反向主动式给经轴恒定的张力。从动轮正向旋转时带动气缸拉杆伸长,气缸反向回缩向从动轮提供反向拉力,从动轮进而向主动轮和经轴提供反向拉力,以实现经轴张力恒定,由于气缸的行程有限,本发明通过设置特定的结构,使得从动轮正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可自动与主动轮脱离,脱离后迅速回退固定角度后再次与主动轮配合,如此往复进行,本发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调节范围大。
专利名称:山区双车道弯道主动预警式防撞护栏及偏离道路预警方法
申请号:2018115943177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发明
关键词:道路施工 防撞 预警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3/09/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双车道弯道主动预警式防撞护栏及偏离道路预警方法,通过该防撞栏在山区弯道线形变化剧烈且视距不良的情况下,可以对双向两车道内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监控所有车辆的动态位置变化,进而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预警,包括提示对向车道车辆运行情况、预警车道偏离危险,通过声光系统进行提示预警;本发明能够全方位系统地对弯道内可能出现的主要交通危险进行提前预警,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将主动预警与被动防撞设施一体化设计,行车安全得到双重保障。
专利名称:一种主动控制径向间隙的可倾瓦轴承
申请号:2021109135466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发明
关键词:轴承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5/09/02
应用场景:高速旋转机械支撑系统;工业透平机组轴系保护;大型电机转子动力学平衡;船舶推进轴系减振降噪;风力发电机主轴润滑密封
专利名称:一种爆胎车辆的悬架半主动控制方法
申请号:2019102086936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发明
关键词:车辆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4/04/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胎车辆的悬架半主动控制方法,属于车辆底盘悬架控制领域。通过胎压传感器、轮胎加速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及车身加速度传感器将采集数据实时传入ECU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各轮胎气压变化情况判断轮胎是否爆胎并确定具体的爆胎轮位置,同时将正常行驶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切换为爆胎控制策略。本发明充分利用车辆底盘结构组成资源,改善车辆爆胎后各轮胎垂直载荷分配,提高爆胎时的车辆操纵稳定性。
专利名称:基于姿态补偿的混合电磁悬架节能型半主动控制方法
申请号:2018102204228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发明
关键词:节能减排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3/03/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姿态补偿的混合电磁悬架节能型半主动控制方法,首先各悬架输出簧上绝对速度簧上簧下间相对速度至半主动控制器从而输出半主动力;同时车身输出俯仰角θ及侧倾角至车身姿态控制器从而输出各悬架输出力的补偿力;将两部分力相加后换算成理想等效阻尼Ceq通过悬架控制器换算成目标电流Igoal;利用电机控制器追踪目标电流从而控制直线电机输出合适的控制力f。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混合电磁悬架馈能能力最大化,而且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及控制车身姿态。
专利名称:主动钢板弹簧馈能悬架
申请号:2016101018054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发明
关键词:钢材加工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4/04/1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板弹簧馈能悬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钢板弹簧模块、振动幅度放大模块、双向旋转变单向模块、控制力输出模块、双向离合模块和馈能电机。所述钢板弹簧一端连接在车架上,另一端连接吊耳。所述吊耳一端偏心连接在振动幅度放大模块上。车辆行驶过程中,利用振动幅度放大模块放大吊耳行程,带动馈能电机旋转产生电流,经过处理后存储在电池或超级电容中供汽车使用。同时馈能电机也可主动输出控制力,抑制车身振动。利用旋转电机和减振器配合可以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和驾驶平顺性。
专利名称:一种主动控温保护型锂电池箱
申请号:2020230816946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实用新型
关键词:电池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4/07/26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控温保护型锂电池箱,包括箱体和锂电池,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风扇,两个侧壁分别设有通风口和充电口,箱体内部设有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电流取样电阻、继电器和加热器;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风扇、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加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控温保护型锂电池箱,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锂电池温度,并通过风扇和加热丝进行温度调控,提高了整体适应能力,改善了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锂电池所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
专利名称:基于电能友好空调负荷侧主动需求策略
申请号:2015102438941
转让价格:面议 收藏
法律状态:已下证
类型:发明
关键词:空调 空调制冷 主动
相似专利
发布日:2020/12/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能友好空调负荷侧主动需求策略,供电侧与负荷侧之间直流母线侧设计Z型低电压穿越及谐波预防电路,在非线性负荷群变频启动时缓冲电流突变对电网的影响;设置电网监测,严重低电压穿越及电网其它紧急电网故障下,紧急切断电网侧电源供应,硬件互锁联动电路启动储能电源供电直流母线,通过DC-AC逆变供电负载工作;结合负荷预测,电池储能与负荷错峰管理相结合,直流母线与储能电池之间双向充放电电路,在用电低谷时段充分利用电能进行储能,用电高峰时段储能释放,实现部分负荷移峰填谷,保证空调负荷正常运行。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分布式空调系统节能技术与电网供电电能质量矛盾问题。